一個23歲的年輕醫學院學生格瓦拉,就這樣和他的死黨阿爾貝托跳上一台500㏄重型機車,從家鄉阿根廷出發,橫越智利、祕魯、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五個國家,在1萬3千公里的長征中見到壯闊豐饒的南美大地,也在每個村落見到社會的不公、貧富差距與階段對立。

他們和痲瘋病人握手聊天,也真實觸摸到貧苦大眾的需要,這趟南美之行喚醒格瓦拉內心最深的同情與憐憫,改變了他的一生。

因為大學畢業後,他沒去當醫生救人,反而去參加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,甚至被沙特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英雄,「格瓦拉傳奇」迄今三十餘年,仍未衰退。而他自己則是在那次的旅遊札記,被後人整理為《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》一書中回憶:「漫遊南美洲對我造成的改變,遠超過我所能遇見。」電影版最近在台灣上映,震撼了許多人。

是的,旅行是會改變一個人的。

17歲就開始旅行的褚士瑩也在《旅行教我的十一堂課》中說:「世界就像一位人生的導師,旅行則是我跟隨著這位老師上的課。」

不再滿足於跟團購物

台灣這幾年也興起許多旅行達人。

1979年台灣開放觀光,旅遊人口也逐年增加。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,1980年約有48萬5千人出國,到去年有778萬人,在25年間增加了15倍。

除了2003年因SARS出國人數銳減外,這幾年出國旅遊人口的比率都在20%以上。也就是說每10個台灣人,會有2個到外頭趴趴走。

從早期的跟團旅遊,走馬看花,到後來的主題式旅遊、自由行或自助旅行,展現台灣人旺盛的好奇心與挑戰自我的膽識。

心理學家吳靜吉有一回和建築師漢寶德同遊芝加哥,在後者解說下,才知道芝加哥有這麼豐富的景觀,「旅遊目的如果很明確,又有專人導覽,一個城市可以從很無趣變得很有趣,」吳靜吉說。

除了建築之旅,十幾年來也陸續出現了博物館之旅、戲劇之旅或音樂之旅,甚至跑去追尋古文明或節慶嘉年華,不同的行程主題,凝聚了不同族群的旅者,形成另一種時尚,因為再貴的主題團都有人報名參加,只要旅遊內容品質夠好夠精采。

而作家三毛一系列撒哈拉沙漠的故事,也在早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心,刮起「流浪風」,想自助旅行到外頭走一走。

許多人愈玩愈精采,慢慢成為嫻熟的旅行達人。有些甚至進一步拍照、記錄或寫成心得日記,集結成書或是在網路上與人分享。

像不斷旅行和寫作的褚士瑩,常常寫出發人深省的體悟。廣告文案出身的李欣頻,則是用照片與文案式的字句記錄北歐與希臘的美。而熱愛珍饈美食的韓良露與韓良憶姊妹,是在一般旅遊書寫外,用唇舌味覺來體驗世界。葉怡蘭則帶著讀者走進異國的麵包店、紅茶館,一一品嚐。

從旅行中學習功課

《山居歲月》一書影響很多人。一個位居國際廣告公司高位,事業和生命都處於巔峰的英國人彼德‧梅爾,偕妻子與愛犬到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,過了一年悠閒自在的山居生活,隨著時序的推移,享受了四季的景致,以及當地的美酒佳餚,也跟鄰居建立深厚的友誼,找到當地的生活哲學。

很多人看完之後,恍然大悟,原來忙碌緊迫的現代生活可以停一下,不一定要直線前進。原來,人生可以不要不斷汲汲名利,在適當時機回歸鄉間,生活純樸自然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。

作者自己在四年後都忍不住重回普羅旺斯,又寫了一本《重拾山居歲月》。

並非每個人都能像彼德‧梅爾一樣,可以停下來,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度,度一年長假。但是從不同旅行達人的分享中,仍可感受到旅行對他們的震撼,從旅行中學到的功課。

現為自由文案與創意工作者的李欣頻,就曾為北歐壯闊的景色深深震懾。有一回好不容易有機會搭了小飛機去格陵蘭,從飛機上看下去,是一個一個的小冰點,實際上每個冰點都如同當年鐵達尼號撞上的冰山那麼大,但是從上往下看時,什麼東西都變得好小好小,人當然更看不到,「就在那一剎那,我覺得人生沒什麼好計較的,也沒什麼好競爭或為誰生氣,」李欣頻十分感慨,因為視線拉高了,整個視野也不一樣。

因此她建議《康健》的讀者,愈早、愈年輕去北歐旅行愈好,因為那會深深衝擊一個人的生命,「它一直影響我的創意和價值觀到現在,」她在28、30歲各去了一次,現在34歲。

另一個旅遊美食作家葉怡蘭也曾在印度受到極大的震憾。那一回,她和先生到了印度的聖城瓦拉納西,是到恆河朝拜必經之處,在那兒遍地是糞便、垃圾與垂死的人,火葬場就在河邊。在那髒亂惡臭之地,葉怡蘭卻深深受到感動,感動印度人對他們信仰的執著,一輩子一定要到聖地恆河朝拜一次,和西方人講究效率快速的價值觀全然不同。

一直在思考東西方文化的葉怡蘭在這趟旅程中,又再次受到震撼,不斷和先生討論:「我們想要有什麼樣的人生或生活?」、「我們對人生最終的期望又是什麼?」

很多人都會在旅程中碰到最衝擊自己的事情。

「我們出去旅行,即使拿著同一本旅遊指南,到同一個城市去旅行,相信任何兩個人的經驗,都會截然不同。」褚士瑩也在《旅行教我的十一堂課》中有類似的分享。「或許就因為沒有標準答案,才讓旅行變得這樣迷人。」

帶孩子、父母一起上路

除了親身體會旅行的美好,也有愈來愈多的旅行達人喜歡帶父母、孩子一起同遊。

中華顧問工程司大地工程部工程師魯嘉麗自己本來就愛自助旅行,後來也帶父母到了美國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法國和義大利,享受各地的美景與風土人文。

「帶他們去這麼多地方旅行,是感謝他們,在我們小時候曾用一部車帶我們去好多地方,那時我是站在他們的肩膀看世界,現在我要讓他們站在我的肩膀上看這個世界,」魯嘉麗深思之後感性地說。

她會為父母準備好足夠的水、食物和禦寒衣物,一路上注意他們的體力或膝蓋是否能負荷,也呵護著他們的情緒。學建築的她,更能為父母做極佳的導覽解說,就算不會或不熟,也會事前做功課,或拿著當地的旅遊手冊,邊看邊翻譯。現在已七、八十歲的父母,很享受與她同遊。

如果說,帶父母同遊有著反哺、感謝父母終生辛勞的心情,那麼帶孩子上路,則是想藉旅遊打開他們世界的窗。

一對在科技業工作的父母,帶孩子從幼稚園開始旅行,每年出國一次,現在孩子已經上高中了,在孩子的房裏貼有一個世界大地圖,上面插著許多旗子,代表他們已去過的國家。

每次出國前,父母都會要孩子先做功課、找資料,研究將去的地方,到了當地則要他們帶父母去玩,逐年培養他們探索世界與自我學習的能力。

另有一對高中老師夫婦曾帶兩個小學的孩子去迪士尼樂園玩,但玩法很特別,不是陪他們排隊玩不同的遊戲設施,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玩,但父母會在某個定點休息,孩子如果有需要,可回來求救,中午就用身上父母所準備的錢買午餐。結果,姊姊會說漢堡的單字,就買到了漢堡裹腹,而弟弟只會說可樂,當然只有可樂充飢,不過回來之後,弟弟發奮學英文。

孩子和父母一樣能從旅行學到許多功課。
《康健雜誌》特別介紹四位旅行達人,大提琴家張正傑如何出外交朋友;和先生同遊,調配出甜蜜旅行配方的作家葉怡蘭;還有超級領隊比利和母親記憶最甜美的一次旅行;以及酷愛和雙胞胎兒子同遊的肯德基台灣區總經理吳美君。

不論你是會心一笑,或是感動流淚,都說明了在我們內心深處,對美好或新奇事物充滿嚮往,也渴望親情、友情或愛情。出去走走,你也能收穫滿行囊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lviayu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